2018移动支付保卫元年-凯发app官方网站

来源:财经天下周刊 ·2018年04月30日 15:25

手机支付成新常态 提供便捷的同时 安全如何保障

杜雯雯 祝同

一部手机解决一切

午餐时间,北京将台西路的一家韩式餐厅,两位女士起身结账。“您好,支付宝还是?”服务员带着笑意问道。这样熟悉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中国人的购物、就餐、出行场景中。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150万亿元,居全球首位。其中,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占比接近7成,中国移动支付渗透率高达77%。这份庞大的数据背后,是自2013年开始,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平台,大举接入线下店铺,如毛细血管般绵延至国人的日常生活。

在中国的三线以上城市,人们只需携带一部手机出门,即可满足全天所有的生活交易需求,如今移动支付已向县城和乡村渗透下沉。由此,扫码支付、高铁、共享单车和网购,也在2017年被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进步率明显提高。

实际上,移动支付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不仅只作用于支付环节,诸多产业因为这一新生事物发生质变乃至重构。以从前繁琐冗长的市政服务为例,从2009年开始,继支付宝接入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水、电、燃气缴费后,公积金查询、税务、结婚登记等服务陆续入驻平台。近10年时间里,全国超过300个城市的数亿用户,仅需通过手机上的“城市服务”功能即可完成相关事务办理。

而多年来因“排队长,挂号难”被埋怨的医疗领域,也被移动支付生生凿开一条路。3年前,支付宝推出“智慧医院”功能,用户可直接通过app在部分医院挂号、缴费。2017年底推出的“信用医疗”服务,则是对芝麻信用分高于650分的用户,给予1000元的花呗额度用于看病缴费。截至2017年11月,包括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内的多家知名医院已接入该项服务。据悉,上海、杭州、武汉等地10家医院也将随后与支付宝展开合作。

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自身的互联网基因。便捷、安全、环保、数字化都是它可见的优势,一座城市的运转效率因此得以提升。在这背后,还有更多隐秘的变化。无论是如今估值已达576亿美元的滴滴出行,还是专注餐饮服务的美团点评,都是强烈依赖移动支付的互联网公司。很难想象,离开了移动支付的助推,这些产业将如何快速衍展出如今的江湖局面。

3月15日,有消息称,和支付宝的收单业务将接入银联流程,银联对此回应称,目前方案还处于初始阶段。此外,针对联机交易处理、相关原则、和支付宝存量商户和新增用户如何入网,方案也均作出相应解释。

接入方案显示,、支付宝接入银联后将会发生两个变化:一是联机交易的改变,即收单机构与商户进行联机交易将通过银联处理;其次,清算业务将通过人行大额系统进行资金清算。自此,这对移动支付已逐渐呈现主流态势的格局,将带来微妙变化。

宜疏不宜堵的移动支付

在其他任何国家,你几乎找不到像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这般复杂的样本,多样的市场格局催生出形态各异的支付产品。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队”,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以银联为主的清算组织等,都在力推各自的移动支付业务。有趣的是,它们相互依赖却又保持克制,每一步进退的棋子中,都关乎全盘的得失竞争和利益划分。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当属4月1日起即将实行的央行关于静态二维码付款的新规。新规将二维码支付的风险分为a、b、c、d四级,并明确限制交易额度。静态条码因为容易被篡改或植入病毒程序,属于d级风险,每天的交易额度最高不得超过500元。

实际上,作为普通消费者,并不会因此对日常支付带来太多影响。消费超过500元,可通过手机生成的动态条码,用店家的扫码设备进行交易即可。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牌照市场“高热不退”,具有多项功能的支付牌照更以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的天价售出,这也是源于背后监管政策趋严态势。

据报道,2018年春节前后,央行已经接连开出5张罚单。其中,青岛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使用客户备付金被罚款3万元;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均因未按规定建立有关制度办法或风险管理措施、存在危害支付服务市场的违规行为,分别被罚款4万元和6万元;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山东高速信联支付有限公司均因违反支付结算业务规定,分别于2月22日和23日被罚款3万元和7万元。

从2016年开始,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处罚频率和力度明显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违规牌照注销、违规行政处罚等措施不断加强,严监管与防风险成为央行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的主基调,“吃罚单”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常态。据统计,2017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开出逾百张罚单,约为2016年罚单数量的3倍。

目前,第三方移动支付面临监管高压和鼓励政策不足的窘境。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给出如下观点:第一,移动支付属于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监管过程中规范发展,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巨大的风险安全;第二,就监管而言,应该针对互联网金融的不同业务采取不同对策,不能一刀切,要鼓勵发展和创新。

“过去中国金融体系主要是银行,后来才出现了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贺强说,“毕竟时间还短,是新生事物,尽量采用努力疏导的方法,监管的方法宜疏不宜堵。”

海外行业巨头的挑战

草莽出身的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自诞生之日,便一路在跌撞与突破中成长壮大。如今,中国移动支付也都在寻求海外发展机会,布局全球化战略,但与机会并行的,却是更多的挑战。

蚂蚁金服自2007年起开启全球化业务。目前,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接入的海外线下商户门店范围涵盖餐饮、超市、百货、便利店、免税店、主题乐园、海外机场、退税等消费场景。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以移动支付为基础,蚂蚁金服的国际化业务主要分为三类。第一大类是帮助全球用户和商家实现全球收全球付,推进ewtp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大类是跨境线下业务,主要作用于提升中国出境游消费体验;第三类是通过分享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全球普惠金融发展。

除此之外,中国移动支付的“出海”战略,在无形中还提升了周边国家的移动支付竞争力。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尚有20亿人口没有银行账户,仅10%的人持有信用卡,有贷款需求的人中仅21%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蚂蚁金服调研发现,在人口密集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然经济处在上升期,但金融体系发展较慢且不均衡,普通人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非常高。而帮助当地打造本地钱包,除了能带动当地电商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更能为普通民众大大降低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

例如,已成为世界第三和印度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paytm,拥有2.5亿移动电子钱包用户。事实上,这得益于三年前蚂蚁金服对paytm的投资。从系统架构改造,到风控体系搭建,再到数据能力,paytm得到的,远不止于资金。

然而,中国移动支付在海外的经历并非全是坦途。贺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现在中国移动支付在境外存在障碍,主要是由于visa等金融组织以联盟形式,制定移动支付的“西方标准”,很难与中国标准兼容。“新加坡等国家在移动支付上都采用西方标准,国外市场如果被占领,我们再想打入难度就很大了。”贺强说。

针对上述情况,贺强认为,在国内应当鼓励中国的移动支付产业继续发展,在国际领域要尽快确立移动支付的“中国标准”。同时,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对于移动支付不同标准的融合,建立起区域级移动支付互联互通的世界标杆。

如今,移动支付即便已跻身“新四大发明”之列,但也正遭遇国内鼓励政策不足、国际巨头标准遏制的双面困局。一场保卫战,在所难免。

(c)2008-2015 新财经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