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如何布局大数据-凯发app官方网站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2017年10月20日 01:41

大数据告诉你绍兴一年中哪个月房价最低

王继岗

绍兴有机遇、有基础、也有能力打造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先行地区。

大数据浪潮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瞄准科技创新前沿,打造“数据强省”、“云上浙江”,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绍兴作为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开发区(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试点和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必须抓住大数据这一重大机遇,坚持破立结合,创新方法路径,强化克难攻坚,加快以大数据引领产业跃升,努力为浙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实体经济发展探索经验。

提升新认识

大数据是技术,更是思维方式。发展大数据,首先必须深入理解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之“大”,不仅在于海量,更在于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大数据要求总体数据,关注事物的相关性,而并不追求数据的精确度和因果性,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意义,并且相互关联。

因此,大数据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认识事物相关关系的方法论。这颠覆了传统的注重因果关系的思维方式,能帮我们超越惯性思维和偏见。让“大数据做主”,将推动组织决策文化的变革,倒逼各类组织形态向开放、协同、合作发展。我们必须从思维和行动上做出积极回应,以适应大数据驱动的变革与创新。

大数据是资源,更是核心资产。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就像货币、黄金和石油一样。从宏观层面看,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数据总量将超过全球20%,投入到大数据和商业分析的费用将达1.4万亿元,届时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数据资源大国。

一些企业已把大数据视为新型生产要素,通过大数据开发应用,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创新商业模式。如贵州茅台将大数据应用于生产、销售等环节,一级酒出厂率提升了20%,公司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当前,仍有不少企业对大数据懵懵懂懂,只知道大数据有好处,并不了解如何获取和挖掘数据等。

大数据是机遇,更是发展新动力。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将催生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从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方面,绍兴有机遇、有基础、也有能力打造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先行地区。绍兴规上工业总产值居全省第三,工业应用指数居全省第二,蕴藏大量制造数据,应用场景丰富,众多上市公司、特色小镇已开始布局抢滩大数据蓝海。

绍兴一家酒厂员工在为黄酒酿造做准备。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绍兴必须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保持改革创新勇气,敢于打破坛坛罐罐,善于释放数据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促进新动能蓬勃发展、传统动能焕发新机。

找准新路径

近年来,绍兴印染、化工等产业集聚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环境、成本、市场等压力仍然较大,亟需突破传统产业改造主攻点,以大数据融合助力为突破,谋求绿色、创新的转型突围新路。

因此,绍兴要积极推进“大数据 ”与传统产业嫁接,探索建立纺织、化工、金属加工、黄酒、珍珠等五大传统产业,以及轴承、厨具、电机等优势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利用数据整合产业链价值链,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

比如纺织领域,绍兴拥有7萬余家纺织企业,2016年中国轻纺城实体市场成交额超过1500亿元。“十三五”期间,将打造纺织行业大数据中心,聚合物流、电商、监管等政企数据,借力大数据推动纺织业提质增效升级。在黄酒领域,围绕打造“世界黄酒之都”,加快建设中国黄酒大数据中心,进一步用大数据重塑黄酒全产业链、建设黄酒小镇,为行业发展插上创新翅膀,增添源动能。

除了传统产业,在激发未来产业集聚增长点方面也大有可为。绍兴宜积极对接省有关战略和产业发展目标,突出以大数据引领创新发展,依托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产业资源优势,积极在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讯、集成电路、数字创意、增材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培育一批未来产业。

针对科技创新第一短板,应加快绍兴科创大走廊、绍兴文创大走廊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高技术特色小镇等载体建设,努力构筑一批产业创新孵化器、加速器。进一步抓好《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应用的实施计划》等系列规划落地,着力到2020年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应用服务、产品制造骨干企业,迅速拓展大数据、云计算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力争信息产业产值超过600亿元,努力实现向数字经济大市的新跨越。

在数据服务方面,应强化数据应用服务落脚点。围绕建设城市“数据大脑”、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

以浙江政务服务网为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 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市已汇聚54个市级部门、260多项信息资源、3300多条数据,个人身份证、营业执照、婚姻信息、不动产登记等多项信息资源实现市级部门共享。

结合创建平安建设示范区,在“四个平台”基础上,建立“数据维稳”智能化系统,进一步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在数据流通支撑下,旅游、健康、养老、文化、安居、环保、食安、教育等智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比如今年投资3000万元,启动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融合应用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多维数据,提升旅游业精准化、个性化服务。

跑出新速度

找准路径后,在技术层面还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是加快数据开放共享。丰富的数据源是大数据发展的前提。我国信息数据资源70%以上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另外20%集中在运营商、大型互联网企业等,剩余10%的数据则分散在各个行业。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推动海量数据的开源开放,使之加快变成公共资源并得以应用,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强化数据资源支撑。endprint

政府层面要围绕数据“聚通用”,加强统筹协调,打破条块分割,构建跨领域、跨層次的政府数据池,逐步消除“信息孤岛”,确保到2018年底前按期基本实现各级政府数据开放。在行业、企业层面,要加强培训引导,力推“企业上云”,加快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19年每年新增上云企业1万家。

二是加力科技攻关支撑。按照“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的思路,全力打好人才招引、项目招商组合拳,加快集聚创新要素。集中力量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重大行业应用示范试点,以重大示范应用为带动,推动相关领域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模式创新。联合知名机构或大数据领先企业,突破关键技术,推出优秀应用案例,指引政府和行业客户选购更符合要求的大数据产品,加快大数据产业落地。

三是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将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作为重要任务。要从制度、标准、安全等方面加以改善。

制度层面,确立资源目录、建设数据开放白名单、推进主体等。标准层面,以产业实践为基础,逐步形成大数据标准体系和知识产权体系,并逐渐向技术和产业前沿高端跃升。安全层面,推动大数据安全立法调研,加强网络安全、政府监管等信息化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商用与民用全覆盖的大数据安全靶场,切实为大数据有序加快发展保驾护航。

培育新生态

在大数据产业布局上,绍兴也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举措。

首先,以园区为龙头。按照产城融合、因地制宜、各有分工、虚实结合的思路,在市本级及各区、县(市)规划布局一批大数据产业园。

这其中,主城区要甄选有基础优势的开发区(功能区),着力打造大数据领域专业产业园,构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高地,发挥平台示范辐射功能;各区、县(市)可布点1个“大数据 特色产业园”,按不同侧重点和方向,推动大数据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国科小镇、e游小镇、千人计划产业园等一批“大数据 ”产业园,做到市和各区、县(市)全覆盖,形成错位发展、良性竞争、齐头并进的发展氛围。

其次,以企业为主体。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大政策支持,着力营造宽松公平环境,建立市场化应用机制,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形成与需求紧密结合的大数据产品体系。以建立多种行业平台为手段,积极促进政、产、学、研、用成果充分交流,推进各行业案例交叉学习,帮助企业提升自身大数据能力建设。研究设立大数据创新基金、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推进相关技术研发,孵化更多、更优质的大数据产品和企业。

最后,以联盟为纽带。积极推动成立一批大数据产业联盟(协会),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企业、技术、资本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增强产业发展基础和后劲。加强产业互联网促进会、区块链产业联盟等组织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营造大数据创新创业氛围。

此外,大力培育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创新文化,积极发展众创、众筹等模式,策划举办有影响力的“大数据 产业”节(展)会、论坛活动,提高行业话语权,发挥品牌效应,推动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厚植大数据发展的沃土。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endprint

(c)2008-2015 新财经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